在说这样的一个问题之前,我们一定要搞懂“土地流转”的概念。土地流转,不是土地买卖。土地流转只是将农户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的价格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承包权仍在农户手中,在转让合同有效期间,承包者对自己承包的土地就没有经营使用权了。这一政策,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生产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土地流转,一是流转到国有企业,二是流转到私营企业,三是流转到种植大户。流转到国有企业,在民众的心里来说,认为是可以完全放心的。因为国家的就是人民的。而流转到私营企业或种植大户,则性质就不一样了。就变成极少数人的了。虽然说,农民还掌握着承包权,但到了一定的时期,你想收回你的经营使用权恐怕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或者说不可能了。我国的公有制企业的改制,开始就是由厂长负责制到承包制,继而变成私人的了。我们的土地是否也会走上同一条路?这个留给大家去思考。
1.提高农民收入: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能够得到稳定的租金收入,同时还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到私营企业打工,获得第二份收入。有助于提升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和稳定能力,能有效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2.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增加效益: 土地流转打破了现有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形成了规模化经营。土地分散经营,成本高,效率低,收益少。规模化经营就能克服这些弊端,有利于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实施科学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3,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 私营企业通过大规模收购或租用土地,能够直接进行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经营。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推动农村面貌的全面改善,提升农村的整体形象。
4.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随着土地流转的推进,一部分农民将离开农村,转变为城市人口。这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能起到推动作用。
5,有利于减少农民的心理焦虑: 农民种地一般都是靠天,风调雨顺,则有好收成,农民则喜,如遇到干旱水涝,就可能白忙活,农民就愁。农民在种地过程中,随时都在为那一亩三分地操心操劳。流转出去后,就可以不必为庄稼的收成担心发愁。
1. 农民权益难得到保障: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保障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私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改变土地的粮田用途,转向其他高收益的农业项目,或者滥用化肥农药,破坏土壤。短期内可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但长久来看,可能会引起粮食生产大幅萎缩,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民生。
2.可能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或不当使用:如果私营企业未能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可能会引起土地闲置、无序开发甚至非法建设。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还可能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环境污染,甚至威胁到我国耕地面积的保底红线,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增加负面因素。
3.不利于社会秩序与公平竞争:土地流转到私企,有可能出现土地再次转让行为,出现土地“倒爷”。他们不是想方设法去考虑怎么种好地,而专注怎样倒动土地谋利。如果一些官僚再与其勾结,就很难得到监控。从而破坏土地的流转的初衷,导致土地在市场中无序再流转,出现不公平竞争,破坏社会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
4. 增大城市压力:随着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城市人口将大幅度的增加。这将对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医疗、教育等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如果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无法及时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可能会引起城市生活品质的下降。
5,增加失业人员: 农民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个群体一旦失去了土地,他们就必须去做工。如果社会只有少数的劳动力需求,就会有很多人找不到事做而失业。特别是土地耕种现代化,用工必然减少,失业人员增多,这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稳定大问题。
6,不利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家都知道,土地在集体经营时,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设计师在图纸上一画,勘测员到现场一量,政府在墙上公告一贴,社员大会一开,用地问题就解决了。包产到户时期,国家征用土地难度就增大了,千家万户各有利益牵扯,哪一处没有放平就开不了工。今后土地流转到私企,国家在用地方面的难度将会更大。拥有大量土地者将会以天文数字的要价与政府讨价还价。若遇到了富可敌国的私企,国家可能就很难左右了。
7,容易出现粮食垄断: 土地如果绝大部分掌握在私人手里,那么粮食也就顺理成章地掌握在了他们的手里。粮食是我们正常的生活的必需品,私企会不会为了追求最大利润而随心所欲地提高粮价,给人们的生活加重负担。因为粮食在他们手里,我们推行的又是市场经济,粮食价格高低由市场说了算。所以他们想买什么价就买什么价,政府不可以进行干预,也许无法干预。到那时,人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我还真很难来想象。这也是人们最为担心的事。
综上所述,土地流转到私营企业既有利,也有弊。在推进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建立完整的土地流转市场和风险保障体系;同时,要合理引导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民生;尽快出台流转后土地监管的法律和法规,建立健全科学的强有力的土地监督管理机制和国家建设用地的保障机制,确保土地流转后的性质和高效利用;做好防止私企对粮食的垄断准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和有效控制粮价稳定的措施机制。此外,还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以应对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加大城市经济发展力度,增加就业岗位,使进城的农民有事做,有钱挣,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土地流转政策的顺利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土地流转真正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推手,成为中国粮食安全和中国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
土地流转到私企,弊多利少。但流转是必然方向。我们一定要做好土地流转后的监管工作。提前预防也许会出现的弊端。[赞][赞][赞]
国家应该规定土地流转最好一年一次,不要让那些靠补贴混日子的人独吞国家巨额补贴。
近日,广东一女生穿上弯刀裤后直接绷不住了。网友:解决大家没有O型腿的问题。
潮汕英歌与海阳大秧歌同台斗舞,二者气势各异,一个靠动作,一个靠呐喊,网友:看了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
潮汕英歌与海阳大秧歌同台斗舞,二者气势各异,一个靠动作,一个靠呐喊,网友:看了一场跨越南北的非遗“对话 ”
男子因停车冲突被打骨折构成轻伤,打人者送来5万元私了被拒,案发3年多仍在侦办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山西大同市民张涛因为临时把车停放在小区无标识停车位上,引发与邻居的冲突。本以为道歉挪车就没事了,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件2021年10月16日发生的“小事”,会变成困扰他多年的心病。2025年3月26日至28日,极目新闻记者来到大同,走访调查此事。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机器人快步“走向”我们的日常生活,终端操作秀不停,而对于生产厂商来说,则到了“比量产”的阶段。记者在珠三角地区走访中了解到,多个机器人厂家的订单出现爆发式增长。
【见妻子被故意关车门夹头丈夫踢断人三根肋骨】 #河南dou知道 #深圳dou知道
医生:少吃水果能少生很多病,人体代谢不了的果糖,大部分会被转化为脂肪 还易生痰 #中医科普
最新!缅甸已有144人死亡,泰国高楼倒塌已致5人死亡、117人失踪!缅甸震中附近华人:酒店倒了几十栋,一般是来做生意的中国人住
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当地时间3月28日,缅甸领导人敏昂莱发表电视讲话称,缅甸地震已导致该国144人死亡,732人受伤。
3 月 20 日,长江和记发布的财报中,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述,成为李嘉诚团队最核心的 “自证”论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 年长和总营收 4766.82 亿港元,港口业务收入 452.82 亿港元,虽同比增长 11%,但在零售、财务投资等板块面前,确实显得 “微不足道”。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8日深夜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发言人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缅甸地震灾情,对缅方表示诚挚慰问。地震发生后,中国驻缅甸使领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并发布领事提醒,全方面了解核实当地中国机构、企业和人员安全情况。目前尚未收到中国公民死亡的报告。
前言当香港中环长江集团中心幕墙玻璃映出维港的落日余晖,93岁的李嘉诚或许正在重新审视其纵横半个世纪的商业法则。这个曾精准踩中内地城市化、全球化红利的资本操盘手,如今在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储备超百万平方米却难以变现,1700亿港元内地资产遭遇流动性困局。
近日一则“深圳为何连地铁题字都那么好看”的话题火上热搜网友不停地在帖子的评论区发图~短短几天评论区被深圳网友们的照片刷屏岗厦北、冬瓜岭、福田口岸……10号线的多个站名图片都能在评论区找到不少网上的朋友表示“很钟爱这一个字体”有网上的朋友表示“连带着住在这里都有幸福感了”还有网上的朋友表示“第一次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