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3月24日-3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此举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郑重进入实施阶段。多家能源企业发布2024年年报。
3月24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2025年电力可靠性指标发布会。2024年,全国供电系统用户平均停电时间6.71小时/户,同比减少1.12小时/户;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924%,同比上升0.013个百分点;用户平均停电频率2.12次/户,同比减少0.18次/户。其中,全国城市电力网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977%,农村电力网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915%。
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2025年全国油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道保护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家管网集团要更好承担起油气干线管网投资建设主体责任,按照2025年管道和相互连通重点项目清单安排,扎实推进川气东送二线、虎林—长春—石家庄—濮阳、苏皖豫等国家重大战略性工程建设。主要油气企业、国家管网集团以及各地方要履行储气责任,按照2025年储气重点项目清单安排加快项目实施。各参会部门和各地方均表示全力支持油气基础设施项目相关要件办理和要素保障。为加强省际省内规划协同,加快完善“全国一张网”,会议一并对与国家干线管网相连的上游气源接入、储气设施接入、区域保障项目等做出统筹安排。
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江苏、陕西等19个省(区、市)开展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通知明确,重点聚焦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各类主体接入电网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电网互联流程和时限执行情况、信息公开与报送等方面存在的明显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意见建议,推动有关政策有效落实,提升接入电网服务水平,保护相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高质量发展。
3月25日,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并且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
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此举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郑重进入实施阶段。随着此次扩围工作的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预计将新增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届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将升至60%以上,且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也将扩展至二氧化碳、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三类。
财政部3月27日公布了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名单,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予以支持。此次公布的名单包括26个省份75个试点县,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支持试点县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配电网改造等,预计将带动试点县新建充电设施超过1.4万台、换电站超60座,折合标准桩超3.5万台,总功率超过300万千瓦。根据通知,试点县在示范期内,最多可获得4500万元的奖励资金。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1-2月份,采矿业实现总利润1410.3亿元,同比下降25.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总利润506.6亿元,同比下降47.3%。1-2月份,采矿业实现营业收入8068.9亿元,同比下降1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营业收入4044.7亿元,同比下降19.3%。1-2月份,采矿业实现经营成本5470.9亿元,同比下降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经营成本2885.3亿元,同比下降13.5%。
3月24日早间,中国石化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3.07万亿元,公司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4亿元,每股盈利人民币0.404元。预计2024年全年派发现金股利每股人民币0.286元(含税),与回购金额合并计算后年度利润分派比例达到75%。
3月26日,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34.74亿元,同比增长0.86%;实现归母净利润45.06亿元,同比增长229.7%;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61.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8.87亿元,实现3年连续上涨,同比增幅达23.01%。
3月27日,中国海油公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79亿元,同比增长11.4%;全年实现油气净产量726.8百万桶油当量,连续6年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全年股息1.40港元/股(含税),同比增长12%。
3月27日,中广核电力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年度上网电量达2272.84亿千瓦时,公司管理的6台机组获得国家核准,在运、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超过5120万千瓦。
2024年,中广核电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8.14亿元,同比提升0.8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107.13亿元,同比提升0.94%。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末期现金股息为人民币0.095元/股,分红比例达44.36%,持续履行五年分红规划承诺。
3月24日,中国石油管道局设备租赁公司与徐工集团联合研制的山地护坡与洞室高臂钻机在项目中成功应用。该设备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首台能打孔31米高的设备正式投入“实战”。
3月25日,华能重庆两江燃机3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连续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为新重庆建设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项目选用世界上最先进的9H级燃机,装机容量2×742兆瓦,纯凝工况下发电热效率可达64%,度电碳排放量仅相当于同等级煤机的50%,代表了目前国内700兆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顶配水平,总投资约28.80亿元。
3月25日,中广核百色田东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通风兼安全洞开工建设,标志着该项目筹建工程真正开始启动,将为后续主体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据悉,该项目是中国广核集团首个自主投资开发建设的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于2031年全部建成投运,年发电量可达11.36亿千瓦时。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建设项目融资启动会。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合、以供热为主兼顾电力供应的核动力厂,承载着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商业推广的重大使命。
据国家能源集团3月26日消息,在国际氢能大会参展的70MPa加氢站大流量隔膜压缩机,由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开发,排气能力超500立方米/小时,能耗低于2.1度电/公斤氢,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本明显降低。该技术获中国电力科技奖,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及中央企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推荐目录。
3月26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兴龙20万千瓦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这是我国目前实现商业运营的最大单机陆上风电项目。该项目机组共有20台风机,风机叶片长度达107米,相当于36层楼的高度。每台容量10兆瓦,总规模20万千瓦,全容量并网后,每年可输出5.6亿度清洁电能,满足67万人一年的用电量。
3月27日,我国首个海洋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在山东烟台建设完工,郑重进入调试阶段,为项目投运及海上制氢全流程实证检验奠定基础。我国首个半潜式海上制氢平台,高度超过50米,相当于17层楼高,重量也达到2万多吨。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东侧海边5公里水域,可通过海上新能源离网制氢,并将绿氢进一步转换为容易储存的氨和甲醇。
3月27日,中国石化燕山石化氢气提纯装置现场,我国首台30兆帕氢气运输管束车顺利充装650公斤燃料电池氢后缓缓驶出厂区,前往中国石化北京石油昌平西关加氢站,标志着我国氢能运输实现了从20兆帕到30兆帕的跨越。相较于传统20兆帕管束车,30兆帕管束车卸氢量提高一倍,单车运氢成本可降低约30%,对推动产业技术突破与商业化应用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3月24日,河北省发改委发布关于2024年河北省火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公告。公告表明,国家批复河北省2024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共66.5万千瓦(4台),其中43万千瓦(2台)应关停并转为应急备用电源,23.5万千瓦(2台)应关停拆除。截至2024年底,列入年度目标任务的机组均依照国家要求转为应急备用电源或关停拆除。
《北京市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利用条例》3月26日上午由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这一条例将从今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北京市将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加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热供冷和生物质能、氢能的推广应用。(新华网综合报道)